1、臺灣省問題的實質是中國的內政。
2、黨的建設的基本經濟問題是:建設作為一個發展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
3、理想主義的基本形式是: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4、作為中國哲學范疇的物質是指:作為一個物質文化普遍屬性的客觀實在性。
5、人工進行智能的出現和發展研究證明了:物質是意識可以產生的基礎。
6、數量變化指的是事物:數量的增加或減少以及地點的變化。
7、認知的本質在于主動反思。
8、實際教學工作中的教條主義者,割裂了感性思想認識和理性分析認識的辯證發展關系犯了一些類似:唯理論的錯誤。
9、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先進的根本標準是它是否促進或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10、實現人的價值的根本途徑主要在于: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發展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
11、中國的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登上了政治舞臺。
12、中國革命斗爭的主要形式是:武裝斗爭。
13、新民主社會主義發展國家的政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政府代表大會制度。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