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安徽工程大學教輔總支委員、安徽工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吳正霞以“‘西遷精神’的啟迪”為題,為學院支部全體黨員講黨課。
吳正霞回顧歷史,再現“西遷精神”出現的背景、發展歷程。1955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以適應新中國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按照中央指示1956年7月和8月,蘇莊副校長等帶隊,滿載交大師生員工的專列由上海駛往西安。9月10日,西安新校開學典禮在人民大廈隆重舉行,交通大學歷史掀開新的一頁。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專業及師生遷至西安,在田野四圍的簡陋校舍中迅速開展教學和科研,扎根黃土地艱苦奮斗。
吳正霞表示,“西遷精神”詮釋了愛黨之情、報國之志、為民之心,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愛國主義,是不忘初心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愛國奮斗的品格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拔鬟w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吳正霞強調,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大力學習、傳承、弘揚“西遷精神”,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我們要有大局眼光,擔當社會責任,積極解決困難問題。
全體黨員一致表示,黨課的選題時效性強,主題鮮明,有非常強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對我們有深刻啟迪。我們要大力宣傳弘揚傳承“西遷精神”,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